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

佛光山南屏別院菩提眷屬法座會 人間歡喜修行
2022-11-21
佛光山南屏別院在11月20日舉行「菩提眷屬法座會」,邀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副總會長劉招明、陳秋琴伉儷主講「人間歡喜修行」。兩人從家庭、職場、日常生活等面向,和近三百位聽眾分享歡喜修行的祕訣。
劉招明伉儷回顧當年移民澳洲,因星雲大師法水長流五大洲的願心,在澳洲建立中天寺,讓他們有因緣進入佛門,將佛法帶入生活中。因為學佛、行佛,發現修行十分重要,能修正自己的行為,提升自己的人格,修福修慧,廣結善緣,讓人生更有意義。雖然人生不免遇到困境,但以佛法為依歸,就能轉念,化煩惱為菩提,以歡喜自在心來生活。劉招明強調:「人間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歡喜心。」
如何歡喜修行?劉招明說:「心甘情願,是堅持行佛的修養工夫,也是勇猛精進的方便法門。」修行不可能離開世間,必定要在生活中觀照與實踐。劉招明例舉曾和妻子有些齟齬,讓他發現自己的語言不夠柔軟,因此改變說話的語氣與方式,發現自己的人緣反而更好了。這讓他明白要站在對方角度去著想,體會「常樂柔和忍辱法,安住慈悲喜捨中」的實踐方法。
如何在家庭歡喜修行?「學佛的孩子不會變壞。」陳秋琴分享在家庭中快樂修行的方法,除了敬事父母,教育子女,還要引導他們建立正確信仰。他例舉婆婆在中天寺變得活潑有自信,而孩子們有了信仰後,明白要服務才有福報,懂得惜福感恩。全家因學佛建立共同價值觀,更加團結一條心。
如何在職場修行?劉招明表示,在職場是修行的道場,要敬業樂群,尊重包容、熱忱服務、自利利他,在服務中累積因緣,賺取淨財與法財。並引用彌勒菩薩所說:「眼前都是有緣人,相見相親,怎不滿腔歡喜;世上盡多難耐事,自作自受,何妨大肚包容。」說明經營企業必須有情有義、有容乃大。因為「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 就能成就多大的事業。」
劉招明伉儷提醒「放下」的重要,只有放下,才有手去抓住自己的快樂。勉勵大家養成布施的習慣,因為「愈布施愈富有」。指導大眾從戒定慧與聞思修來自我覺醒。並解說「八正道」能離苦得樂,轉凡為聖,勉人時時憶念善法,在生活中踐行「三好、四給」,時時充滿正能量。
劉招明伉儷說明:「佛光山的產品是歡喜,佛光山的品牌是正派,佛光山最大的力量是和諧。」並以「一日修來一日功,一日不修一日空,真正修行在日常,佛道本在生活中。」和大家共勉。並能說會唱,除了分享歡喜修行的方法,還演唱〈十修歌〉、〈幸福是啥物〉、〈無相頌〉等歌曲,讓大眾從歌聲走入佛法。
逢甲校友會、氣功協會、救國團張老師、佛光會、望輔會等團體,都組團前來聆聽講座,劉招明伉儷特別介紹人間佛教是佛說的、人要的、淨化的、善美的,讓與會大眾認識人間佛教的理念。
林金華認為這場講座非常精彩、受用。把佛光山的歡喜帶到會場,將大師的「三好、四給、五和」的理念都融入其中,可以帶回家中來實施,讓家庭更幸福。黃秀絹聽聞這場講座,認為劉招明伉儷把佛法融入生活,全家一起學佛,是佛光家庭最好的典範。劉育珍則從他們演唱的歌詞中受到感染,感覺自己更加幸福了。
劉招明伉儷回顧當年移民澳洲,因星雲大師法水長流五大洲的願心,在澳洲建立中天寺,讓他們有因緣進入佛門,將佛法帶入生活中。因為學佛、行佛,發現修行十分重要,能修正自己的行為,提升自己的人格,修福修慧,廣結善緣,讓人生更有意義。雖然人生不免遇到困境,但以佛法為依歸,就能轉念,化煩惱為菩提,以歡喜自在心來生活。劉招明強調:「人間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歡喜心。」
如何歡喜修行?劉招明說:「心甘情願,是堅持行佛的修養工夫,也是勇猛精進的方便法門。」修行不可能離開世間,必定要在生活中觀照與實踐。劉招明例舉曾和妻子有些齟齬,讓他發現自己的語言不夠柔軟,因此改變說話的語氣與方式,發現自己的人緣反而更好了。這讓他明白要站在對方角度去著想,體會「常樂柔和忍辱法,安住慈悲喜捨中」的實踐方法。
如何在家庭歡喜修行?「學佛的孩子不會變壞。」陳秋琴分享在家庭中快樂修行的方法,除了敬事父母,教育子女,還要引導他們建立正確信仰。他例舉婆婆在中天寺變得活潑有自信,而孩子們有了信仰後,明白要服務才有福報,懂得惜福感恩。全家因學佛建立共同價值觀,更加團結一條心。
如何在職場修行?劉招明表示,在職場是修行的道場,要敬業樂群,尊重包容、熱忱服務、自利利他,在服務中累積因緣,賺取淨財與法財。並引用彌勒菩薩所說:「眼前都是有緣人,相見相親,怎不滿腔歡喜;世上盡多難耐事,自作自受,何妨大肚包容。」說明經營企業必須有情有義、有容乃大。因為「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 就能成就多大的事業。」
劉招明伉儷提醒「放下」的重要,只有放下,才有手去抓住自己的快樂。勉勵大家養成布施的習慣,因為「愈布施愈富有」。指導大眾從戒定慧與聞思修來自我覺醒。並解說「八正道」能離苦得樂,轉凡為聖,勉人時時憶念善法,在生活中踐行「三好、四給」,時時充滿正能量。
劉招明伉儷說明:「佛光山的產品是歡喜,佛光山的品牌是正派,佛光山最大的力量是和諧。」並以「一日修來一日功,一日不修一日空,真正修行在日常,佛道本在生活中。」和大家共勉。並能說會唱,除了分享歡喜修行的方法,還演唱〈十修歌〉、〈幸福是啥物〉、〈無相頌〉等歌曲,讓大眾從歌聲走入佛法。
逢甲校友會、氣功協會、救國團張老師、佛光會、望輔會等團體,都組團前來聆聽講座,劉招明伉儷特別介紹人間佛教是佛說的、人要的、淨化的、善美的,讓與會大眾認識人間佛教的理念。
林金華認為這場講座非常精彩、受用。把佛光山的歡喜帶到會場,將大師的「三好、四給、五和」的理念都融入其中,可以帶回家中來實施,讓家庭更幸福。黃秀絹聽聞這場講座,認為劉招明伉儷把佛法融入生活,全家一起學佛,是佛光家庭最好的典範。劉育珍則從他們演唱的歌詞中受到感染,感覺自己更加幸福了。
最新消息
鳳山講堂好苗子幸福學堂親師座談 攜手培植五育均優幼苗
2025-08-13菲律賓光明大學專題講座 啟發人生智慧與價值
2025-08-13南華大學招生亮眼 註冊率百分之96點1
2025-08-13洛杉磯醫療講座 控制預防「沉默的威脅」
2025-08-13佛光大學實習生圓滿返台 萬年寺送誠摯祝福
2025-08-13慧心傳道覺有情 深耕行佛40載
2025-08-13雲水書車共識精進營 珍惜因緣得來不易
2025-08-132025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 中天寺展覽館開幕
2025-08-13魏碑風骨筆筆生輝 金剛寺書法研習沉澱心靈
2025-08-13盧秀燕率團隊巡禮中天寺 推崇五和創造人民幸福生活
2025-08-13
相
關
消
息
與星雲大師再一次靠近 東京論壇回顧星雲大師的智慧與風範 2025-07-23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齊豫與李建復攜手嗨翻全場 2025-06-30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歐麗娟詮釋紅樓繁華大觀園外還有整座人間 2025-06-29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陳怡蓁與陳義芝解說驀然回首的辛棄疾 2025-06-26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王文靜談住在喜馬拉雅山風光 2025-06-25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陳月卿分享如何升級自癒力 2025-06-24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謝震武暢談活出上善若水的人生 2025-06-23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蔣勳聚焦談「祇樹給孤獨園」 2025-06-22